古意·兒童鞭笞學(xué)官府翻譯
注釋
⑴兒童:一作“群兒”。鞭笞(chī):鞭打。
⑵翁:父親。傍:即“旁”。鞭:用作動(dòng)詞,鞭打。下文兩個(gè)“鞭”字意同。笑侮:嘲笑戲弄?!?晉書(shū) ·劉毅傳》:“陳平、韓信,笑侮于邑里,而收功于帝王?!?/p>
⑶坐曹:指官吏在衙門(mén)里辦公?!?漢書(shū) ·薛宣傳》:“及日至休吏,賊曹掾張扶獨不肯休,坐曹治事?!焙牵汉浅?。
⑷群兒:一群小兒。幾何:多少。
⑸兒曹:猶兒輩?!?史記 ·外戚世家褚少孫論》:“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?!?/p>
⑹滿(mǎn):一作“流”。
⑺等:同樣。戲?。簝簯?,游戲。
白話(huà)譯文
兒童手拿鞭子,正在鞭打“犯人”,父親憐愛(ài)不懂事的孩兒,在一旁用嘲笑侮辱的語(yǔ)言教育孩子。那父親為官坐在衙門(mén)里邊,對那些犯人們連鞭打帶呵斥的,他的做法,比起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們,能好得了多少??jì)和颉胺溉恕?,兒戲而已,而他父親鞭打真的犯人,把人打到皮開(kāi)肉綻鮮血滿(mǎn)地。同為鞭笞人的戲劇到底是誰(shuí)最早演習的?我笑對老翁說(shuō):“還是您兒子比您更好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