滄
〈名〉
州名。北朝東魏置。治所在今河北省鹽山縣與山東省樂(lè )陵縣之間。唐至元因之,治所向北移至今河北省滄州市
滄
〈形〉
(形聲。從水,倉聲。本義:寒冷)
同“凔”。寒冷
滄,寒也?!墩f(shuō)文》
天地之間有滄熱?!吨軙?shū)·周?!?/p>
疾養滄熱,滑鈹輕重以形體異?!盾髯印ふ?/p>
欲湯之滄,一人炊之,百人揚之,無(wú)益也,不如絕薪止火而已?!稘h書(shū)·枚乘傳》
日初出,滄滄涼涼?!读凶印珕?wèn)》
又如:滄涼(寒涼;寒冷);滄熱(寒冷與炎熱)
通“蒼”。水深綠色。如:滄流(泛指水流。因江水呈青蒼色,故名);滄浪(水色青碧;又指水名,在湖北省境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