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包銀bāoyín
[actor's monthly wages;contracted payment] 舊指戲班按合同付給演員的工薪
【】⒈ 元代對漢民戶(hù)所征收的賦稅項目之一。
引《元典章·圣政二·均賦役》:“爰自包銀之法行,積弊到今,民力愈困?!?br/>《元史·食貨志一》:“科差之名有二:曰絲科,曰包銀……包銀之法憲宗乙卯年始定之。初漢民科納包銀六兩?!?br/>《續資治通鑒·元泰定帝泰定二年》:“除江淮創(chuàng )科包銀?!?/span>
⒉ 舊時(shí)戲班班主或戲院經(jīng)理人根據合同按期付給演員或戲班的定額酬金。
引洪深《歌女紅牡丹·電影故事》:“饋以包銀所得,作獄中用度?!?/span>
舊時(shí)戲院按時(shí)付給劇團或主要演員約定的酬勞。也作「包金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