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扶翼車(chē)輪。
引南朝宋顏延之《迎送神歌》:“月御案節,星驅扶輪?!?br/>唐高彥休《<唐闕史>序》:“皇朝濟濟多士,聲名文物之盛,兩漢纔足以扶輪捧轂而已?!?br/>清王韜《創(chuàng )建醫院序》:“文字之社,扶輪風(fēng)雅,宣講格言,化導愚蒙?!?br/>郭沫若《文藝論集·論中德文化書(shū)》:“德國人之受禍是禍在軍閥者流的狂妄,妄想為資本主義扶輪,欲以武力統一世界?!?/span>
⒉ 相傳春秋時(shí)晉大夫趙宣子獵于首山,見(jiàn)靈輒餓不能起,食之。后靈輒為晉靈公衛士。一日靈公邀宣子飲,欲害之。 宣子知之,中飲而出。 靈公遣衛士追殺之。 靈輒疾追先至,告宣子登車(chē)速走,并倒戈以御公徒, 宣子因以得免。事見(jiàn)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、《呂氏春秋·報更》。后以“扶輪”為懷恩報效之典。
引《北齊書(shū)·文襄帝紀》:“待為國士者乃立漆身之節,饋以一餐者便致扶輪之効,況其重於此乎?”
唐李瀚《蒙求》詩(shī):“靈輒扶輪, 魏顆結草?!?br/>明張景《飛丸記·誓盟牛女》:“扶輪出險懷靈輒,代命甘心切趙堅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