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因不諧于流俗而受到的譏議。
引漢袁康《越絕書(shū)·外傳記范伯》:“有高世之材,必有負俗之累;有至智之明者,必破庶眾之議?!?br/>《漢書(shū)·武帝紀》:“蓋有非常之功,必待非常之人,故馬或奔踶而致千里,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?!?br/>顏師古注引晉灼曰:“負俗,謂被世譏論也?!?br/>亦作“負俗之譏”。 《三國志·魏志·荀彧傳》“彧疾留壽春,以憂(yōu)薨” 裴松之注引《荀彧別傳》:“取士不以一揆, 戲志才、郭嘉等有負俗之譏, 杜畿簡(jiǎn)傲少文,皆以智策舉之,終各顯名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