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春秋時(shí)的吳國和越國。干,亦作邗,本國名,后為吳所滅,故用以稱(chēng)吳。
引《莊子·刻意》:“夫有干越之劍者,柙而藏之,不敢用也,寳之至也?!?br/>陸德明釋文:“司馬云:‘干, 吳也。 吳越出善劍也?!福簠怯胸G名干谿,越有谿名若耶,并出善鐵,鑄為名劍也?!?br/>《荀子·勸學(xué)》:“干越夷貉之子,生而同聲,長(cháng)而異俗,教使之然也?!?br/>楊倞注:“干越猶言吳越也?!?br/>后亦用以指劍。 唐李德?!吨悄屹x》:“韜隨和而不耀,匣干越而寳藏?!?/span>
⒉ 亭名。在江西省余江縣東南。
引唐劉長(cháng)卿《送李侍御貶鄱陽(yáng)》詩(shī):“干越知何處,云山只向東?!?br/>唐施肩吾《宿干越亭》詩(shī):“琵琶洲上行人絶, 干越亭中客思多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