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的鼎。原為炊器,后以為政權的象征,故稱(chēng)寶鼎。
引《大盂鼎》:“盂用對王休,用乍(作)且(祖) 南公寶鼎?!?br/>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:“﹝黃帝﹞獲寶鼎,迎日推筴?!?br/>《漢書(shū)·吾丘壽王傳》:“天祚有德而寶鼎自出,此天之所以與漢,乃漢寶,非周寶也?!?br/>《舊唐書(shū)·玄宗紀上》:“丁未眉州鼎皇山下江水中得寶鼎?!?br/>明宋訥《壬子秋過(guò)故宮》詩(shī):“寶鼎百年歸漢室,錦帆終古似隋家?!?/span>
⒉ 香爐。因作鼎形,故稱(chēng)。
引清陳維崧《百字令·雨窗懷松之南水》詞:“寶鼎香焦,畫(huà)廊花瘦,阮又無(wú)心摘;茶煙颺起,細煎花乳翻白?!?/span>
⒊ 指鼎爐,道士煉丹煮藥的爐子。
引程善之《春日雜感》詩(shī):“寶鼎煉神藥,不如手中巵?!?/span>
原為古代的炊器,后作為政權的象征,故稱(chēng)為「寶鼎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