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寶鏡。鏡子的美稱(chēng),亦以喻月亮。常用作書(shū)名,取可以借鑒之意。如唐衛嵩有《醫門(mén)寶鑒》三卷, 元夏文彥有《圖繪寶鑒》五卷。
引《新唐書(shū)·張九齡傳》:“千秋節,公、王并獻寶鑑?!?br/>宋劉過(guò)《蝶戀花·贈張守寵姬》詞:“寶鑑年來(lái)微有暈。懶照容華,人遠天涯近?!?br/>明謝讜《四喜記·佳期重會(huì )》:“湘簾高捲,遙看寶鑑空懸。暗想當年奇遇,美景依然?!?br/>《紅樓夢(mèng)》第十二回:“﹝賈瑞﹞拿起那寶鑑來(lái),向反面一照,只見(jiàn)一個(gè)骷髏兒立在里面?!?/span>
寶鏡。后常被用為書(shū)名,取為借鏡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