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猶膏血。脂膏與血液。
引漢司馬相如《喻巴蜀檄》:“是以賢人君子,肝腦涂中原,膏液潤野草而不辭也?!?/span>
⒉ 引申為心血。
引明袁宏道《慈溪錢(qián)君墓石銘》:“溫然而煦育耶,唯先公之膏液也?!?/span>
⒊ 猶膏雨。
引《文選·左思<蜀都賦>》:“雖星畢之滂沲,尚未齊其膏液?!?br/>張銑注:“凡月附於畢星則雨,雖其滂沲,終不可齊此之膏液?!?br/>清唐孫華《閑居寫(xiě)懷》詩(shī)之二:“膏液乍霑灑,草木生新香?!?/span>
⒋ 動(dòng)植物體內或植物果實(shí)內的油脂。
引元劉壎《隱居通議·古賦一》:“正猶菽粟之甘,太牢之肥,仁人之所先得,而古今之所同嗜,君子所以哺其膏液而鮮能知之者,所以為凡民之所歸也?!?br/>明宋應星《天工開(kāi)物·膏液》:“草木之實(shí),其中韞藏膏液而不能自流。假媒水火,憑借木石,而后傾注而出焉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