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腳跟,腳根jiǎogēn,jiǎogēn
[heel] 腳后跟
站穩腳跟
⒈ 亦作“腳根”。
⒉ 腳的后部。
引《山海經(jīng)·海外北經(jīng)》“﹝跂踵國﹞其為人大,兩足亦大” 晉郭璞注:“其人行,腳跟不著(zhù)地也?!?br/>《魏書(shū)·尒朱彥伯傳》:“﹝洛中謡﹞又曰:頭去項,腳根齊,驅上樹(shù),不須梯?!?br/>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六回:“那女子收回左腳,把腳跟向地上一碾?!?br/>谷峪《王本巧》:“她的腳根提起,向西北角的一個(gè)窩棚望了望?!?/span>
⒊ 比喻立足點(diǎn)或立場(chǎng)。
引宋朱熹《答陳膚仲》四:“凡事從今更宜審細,見(jiàn)得是,當便立定腳根,斷不移易?!?br/>一本作“腳跟”。 毛澤東《在中國共產(chǎn)黨全國宣傳工作會(huì )議上的講話(huà)》:“其中有些人還有懷疑,還沒(méi)有站穩腳跟,一遇風(fēng)浪就會(huì )左右搖擺?!?/span>
⒋ 比喻行跡。
引明袁宏道《致吳因之書(shū)》:“行年四十,腳跟不定,待何時(shí)定?”
《花月痕》第四八回:“道姑笑道:‘貧道云游之人,腳跟無(wú)定,是從來(lái)處來(lái)?!?/span>
⒌ 根底;底細。
引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二七回:“丁利國道:‘實(shí)不瞞你説……他所以認我們是他的父母?!昙衣?tīng)説,嗔道:‘原來(lái)腳根不正?!?br/>郭沫若《行路難·漂流插曲第一章》:“你是看穿了我們的腳跟,以為我們縱橫是帶不走的?!?/span>
⒍ 指物體的下端或其近旁。
引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四回:“祇見(jiàn)那石頭腳根上周?chē)耐羶壕凸捌饋?lái)了?!?br/>甬劇《兩兄弟》:“籬笆右邊的土墻腳跟,長(cháng)著(zhù)一棵茂密的梅子樹(shù)?!?/span>
腳掌的后部。
如:「腳跟立得穩,就不怕任何的挫敗考驗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