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座宮室。常用以代指住在其中的人。
⒈ 兩座宮室。常用以代指住在其中的人。(1)指二帝。
引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(shuō)新語(yǔ)·方正》:“亡姑之姊,伉儷二宮?!?br/>劉孝標注引《中興書(shū)》:“王濛女諱穆之,為哀帝皇后; 王藴女諱法慧,為孝武皇后?!?br/>唐杜甫《八哀詩(shī)·故司徒李公光弼》:“二宮泣西郊,九廟起頽壓?!?br/>仇兆鰲注:“二宮泣, 玄、肅還京?!?br/>(2)指帝與太子。 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風(fēng)操》:“江左朝臣子孫初釋服,朝見(jiàn)二宮,皆當涕泣,二宮為之改容?!?br/>《文選·沉約〈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〉》:“二宮軫痛,遐邇同哀?!?br/>呂向注:“二宮,天子、太子也?!?br/>《南齊書(shū)·何敬容傳》:“敬容接對賓朋,言詞若訥,酬答二宮,則音韻調暢?!?br/>(3)指太后與皇太后。 宋蘇軾《諫買(mǎi)浙燈狀》:“﹝陛下﹞豈以燈為悅者哉,此不過(guò)以奉二宮之歡,而極天下之養耳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