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臨產(chǎn)時(shí)移住側室分娩。引申指生子。館即側室。
引《漢書(shū)·外戚傳下·孝成趙皇后》:“故廢后宮就館之漸,絶微嗣禍亂之根,乃欲致位陛下以安宗廟?!?br/>《宋史·韓琦傳》:“琦乘間進(jìn)曰:‘……陛下春秋高,未有建立,何不擇宗室之賢者,以為宗廟社稷計?’帝曰:‘后宮將有就館者,姑待之?!?br/>按《禮記·內則》:“妻將生子,及月辰,居側室?!?/span>
⒉ 謂赴宮廷治事之所。
引北周庾信《周大將軍墓志》:“始弘就館之禮,即授登壇之策?!?br/>后用以稱(chēng)到主人家授徒或充幕僚。 宋趙叔向《肯綮錄》:“今士人就館聚徒,皆謂之就館,亦語(yǔ)忌也?!?br/>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二七回:“我笑道:‘這個(gè)給我們就館的差不多,闊不到那里去?!?/span>
遷往側室分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