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指大諸侯國。
引《詩(shī)·商頌·長(cháng)發(fā)》:“玄王桓撥,受小國是達,受大國是達?!?br/>《公羊傳·隱公五年》:“諸侯者何?天子三公稱(chēng)公,其餘大國稱(chēng)侯?!?br/>何休注:“大國謂百里也?!?br/>《后漢書(shū)·樊宏傳》:“宏頓首自陳:‘無(wú)功享食大國,誠恐子孫不能保全厚恩,令臣魂神慙負黃泉,愿還壽張,食小鄉亭?!?/span>
⒉ 泛指大的國家。
引郭沫若《牧羊哀話(huà)》三:“大國的客人,那是我們閔家佩荑小姐呢!”
⒊ 比喻具有獨立性的事物。
引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詮賦》:“于是荀況《禮》、《智》, 宋玉《風(fēng)》、《釣》,爰錫名號,與《詩(shī)》畫(huà)境,六義附庸,蔚成大國?!?/span>
富庶而強大的國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