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君家菓”。 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(shuō)新語(yǔ)·言語(yǔ)》:“梁國楊氏子九歳,甚聰惠。 孔君平詣其父,父不在,乃呼兒出。為設果,果有楊梅。
引孔指以示兒曰:‘此是君家果?!瘍簯暣鹪唬骸绰効兹甘欠蜃蛹仪??!?br/>兩人皆以姓氏諧音為戲。后遂以“君家果”稱(chēng)楊梅或捷對的典實(shí)。 元朱晞顏《楊梅和蔣遠靜來(lái)韻》:“才疎羞對君家菓,還有當年捷對無(wú)?”
別人正在搜
騰訊云 新老同享118元/年 2核2G4M300G月流量
阿里云 新老同享99元/年 2核2G3M帶寬不限流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