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后因以“屏翰”比喻國家重臣。
引《詩(shī)·大雅·板》:“價(jià)人維藩,大師維垣。大邦維屏,大宗維翰?!?br/>唐韓愈《楚國夫人墓志銘》:“公居河東,子在鄜畤,為王屏翰,有壤千里?!?br/>《新唐書(shū)·趙德諲傳》:“吾為國屏翰,渠敢有他志!”
《遼史·天祚皇帝紀三》:“平州帶甲萬(wàn)餘, 瑴有文武材,可用為屏翰?!?br/>清李漁《玉搔頭·止兵》:“好箇有擔當的男子,不枉做皇家的屏翰?!?/span>
⒉ 謂屏障輔翼。
引《明史·張翀傳》:“國家所恃為屏翰者,邊鎮也?!?/span>
⒊ 保衛。
引《續資治通鑒·宋徽宗崇寧四年》:“四輔屏翰京師,兵力不可偏重?!?br/>《明史·靖江王守謙傳》:“以洪都重鎮,屏翰西南?!?/span>
遮蔽保衛?!对?shī)經(jīng).小雅.桑扈》:「之屏之翰,百辟為憲?!固疲n愈〈楚國夫人墓志銘〉:「公居河東,子在鄜畤,為王屏翰,有壤千里?!挂沧鳌钙练?、「藩屏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