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以為麟是仁獸,天下太平時(shí)乃出現;又以為鳳鳥(niǎo)至乃圣人受命而王之兆。 孔子因亂世獲麟而涕泣,又因鳳鳥(niǎo)不至而傷嘆。見(jiàn)《公羊傳·哀公十四年》、《論語(yǔ)·子罕》。后因以“泣麟悲鳳”為哀傷國家衰敗之典。
引柳亞子《有懷章太炎鄒威丹兩先生獄中》詩(shī):“泣麟悲鳳佯狂客,搏虎屠龍革命軍?!?/span>
⒉ 古琴操名。
引元王實(shí)甫《西廂記》第二本第四折:“這一篇與本宮、始終、不同。又不是清夜聞鐘,又不是黃鶴醉翁,又不是泣麟悲鳳?!?br/>王季思校注引閔遇五曰:“《清夜聞鐘》,《黃鶴醉翁》,《泣麟悲鳳》:皆古琴操名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