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見(jiàn)“備御”。
⒉ 充當裁決者。
引《楚辭·九章·惜誦》:“俾山川以備御兮,命咎繇使聽(tīng)直?!?br/>亦作“備御”。防備。 《國語(yǔ)·周語(yǔ)下》:“將民之與處而離之,將災是備御而召之,則何以經(jīng)國?”
《左傳·昭公三十年》:“以敝邑居大國之間,共其職貢,與其備御不虞之患,豈忘共命!”
《三國志·吳志·呂蒙傳》:“又勸權夾水口立塢,所以備御甚精, 曹公不能下而退?!?br/>宋蘇舜欽《贈太子太保韓公行狀》:“使齎手詔問(wèn)攻守方略,公畫(huà)備御之策甚詳?!?br/>清王韜《弢園文錄·變法中》:“中西同有備御,而彼之炮臺、水雷,獨擅其勝?!?/span>
準備防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