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謂留戀妻室,貪圖安逸。語(yǔ)本《左傳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﹝晉公子重耳﹞及齊,齊桓公妻之,有馬二十乘,公子安之。從者以為不可,將行,謀於桑下。蠶妾在其上,以告姜氏。
引姜氏殺之,而謂公子:‘子有四方之志,其聞之者,吾殺之矣?!釉唬骸疅o(wú)之?!?姜曰:‘行也!懷與安,實(shí)敗名?!?br/>唐歐陽(yáng)詹《出門(mén)賦》:“惕懷安以敗名,曾何可以少留!”
亦以指留戀安逸。 《左傳·襄公十八年》:“君王其謂午懷安乎!吾以利社稷也?!?br/>《三國志·魏志·管寧傳》:“徒欲懷安,必肆其志?!?br/>《續資治通鑒·宋高宗建炎四年》:“會(huì )稽只可暫駐,若稍久,則人懷安而不樂(lè )屢遷?!?/span>
⒉ 歸向德政而安居樂(lè )業(yè)。
引《史記·孝景本紀論》:“漢興, 孝文施大德,天下懷安?!?/span>
茍且安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