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全部拿走。
引清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金和尚》:“后本師死,稍有遺金,捲懷離寺,作負販去?!?br/>1. 語(yǔ)本《論語(yǔ)·衛靈公》:“邦無(wú)道,則可卷而懷之?!?br/>劉寶楠正義:“卷,收也。懷,與‘褱’同,藏也……卷而懷之,蓋以物喻?!?br/>后以“卷懷”謂藏身隱退,收心息慮。 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養氣》:“意得則舒懷以命筆,理伏則投筆以卷懷,逍遙以針勞,談笑以藥倦?!?br/>清惲敬《遜庵先生家傳》:“然前既卷懷不用矣……欲藉烏合之眾,陸梁進(jìn)退,與天命爭衡,先生之知豈出此?!?/span>
⒉ 指包容。
引南朝梁沉約《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》:“考景皇帝含道居貞,卷懷前代?!?/span>
⒊ 退避,斂跡。
引《舊唐書(shū)·畢師鐸傳》:“或謂師鐸曰:‘若秦彥作帥,則楊行密朝聞夕至。如高令復帥,外寇必自卷懷?!?/span>
收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