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到有糧之地就食求生。
引《晉書(shū)·東海王越傳》:“初, 東嬴公騰之鎮鄴也。攜并州將田甄、甄弟蘭 ……等部眾萬(wàn)餘人至鄴,遣就穀冀州,號為乞活?!?/span>
⒉ 逃亡求食的饑民。
引《晉書(shū)·石季龍載記下》:“農懼,率騎百餘奔廣宗,率乞活數萬(wàn)家保于上白?!?br/>《宋書(shū)·王鎮惡傳》:“時(shí)有一人邵平,率部曲及并州乞活一千餘戶(hù)屯城南?!?br/>《資治通鑒·晉恭帝元熙元年》:“有司馬文榮者,帥乞活千餘戶(hù)屯金墉城南?!?br/>胡三省注:“惠帝時(shí), 并州饑荒,其吏民隨東燕王騰東下,號曰乞活,是后,流徙逐糧者,亦曰乞活?!?/span>
⒊ 傳說(shuō)中的巨人。
引明謝肇淛《五雜俎·人部一》:“僬僥氏三尺,短之至也……若翁仲、巨毋霸、苻秦、乞活、夏默等,長(cháng)不能過(guò)二丈?!?br/>明謝肇淛《五雜俎·人部三》:“苻秦、乞活、夏默等,啖肉三十餘斤,其人長(cháng)至二丈?!?/span>
本指到有糧食的地方圖生存。后多指流徙逐糧的饑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