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庶幾shùjī
(1)[maybe]∶或許可以,表示希望或推測
(2)[almost]∶差不多;近似
全我社稷口,可以庶幾乎!
(3)[talent]∶指賢者或可以成才的人
(好工具)⒈ 差不多;近似。
引《易·繫辭下》:“顏氏之子,其殆庶幾乎?”
高亨注:“庶幾,近也,古成語(yǔ),猶今語(yǔ)所謂‘差不多’,贊揚之辭?!?br/>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王之好樂(lè )甚,則齊國其庶幾乎!”
朱熹集注:“庶幾,近辭也?!?br/>宋羅大經(jīng)《鶴林玉露》卷二:“﹝歐陽(yáng)公﹞作奏議,便庶幾陸宣公?!?/span>
⒉ 希望;但愿。
引《詩(shī)·小雅·車(chē)舝》:“雖無(wú)旨酒,式飲庶幾;雖無(wú)嘉殽,式食庶幾?!?br/>袁梅注:“庶幾,幸。此表希望之詞?!?br/>《左傳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懼而奔鄭,引領(lǐng)南望曰:‘庶幾赦余!’”
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:“王庶幾改之,予日望之!”
⒊ 或許,也許。
引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寡人以為善,庶幾息兵革?!?br/>《宋史·文天祥傳》:“而今而后,庶幾無(wú)愧?!?br/>茅盾《子夜》十:“他勸竹齋在吳蓀甫頭上加一點(diǎn)壓力,庶幾吳趙的妥協(xié)有實(shí)現的可能?!?/span>
⒋ 有幸。
引《漢書(shū)·公孫弘傳》:“朕夙夜庶幾獲承至尊?!?br/>明徐光啟《<甘薯疏>序》:“有言閩、越之利甘藷者,客莆田徐生為予三致其種,種之,生且蕃,略無(wú)異彼土,庶幾哉橘逾淮弗為枳矣?!?/span>
⒌ 顏氏之子,指顏回。后因以“庶幾”借指賢才。
引《易·繫辭下》:“顏氏之子,其殆庶幾乎?!?br/>漢王充《論衡·別通》:“孔子之門(mén),講習五經(jīng)。五經(jīng)皆習,庶幾之才也?!?br/>《三國志·吳志·張承傳》:“凡在庶幾之流,無(wú)不造門(mén)?!?br/>唐韓愈《潮州請置鄉校牒》:“今此州戶(hù)萬(wàn)有餘,豈無(wú)庶幾者邪?”
表示希望的語(yǔ)氣詞,或許可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