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姓、氏有別,同一始祖母生下的子女及其后代是一姓,稱(chēng)“本姓”。又名正姓。
引漢王充《論衡·詰術(shù)》:“古者有本姓,有氏姓……以本姓則用所生,以氏姓則用事、吏、王父字?!?br/>黃暉校釋?zhuān)骸啊抖Y記大傳》鄭注曰:‘始祖為正姓,高祖為庶姓?!占创吮拘?,庶姓即此氏姓?!?/span>
⒉ 原姓。
引《漢書(shū)·高帝紀》“母媼嘗息大澤之陂” 唐顏師古注:“史家不詳著(zhù)高祖母之姓氏,無(wú)得記之……寧有劉媼本姓實(shí)存, 史遷肯不詳載?”
清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(yáng)消夏錄四》:“王禿子幼失父母,迷其本姓,育於姑家,冒姓王?!?/span>
原本的姓氏。
如:「隔壁張太太本姓王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