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建立中正之道。語(yǔ)本《書(shū)·洪范》“皇建其有極”。
引孔穎達疏:“皇,大也。極,中也。施政教,治下民,當使大得其中,無(wú)有邪僻?!?br/>一說(shuō)謂建立法度、準則。 蔡沉集傳:“建,立也。極,猶北極之極。至極之義,標準之名,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?!?br/>《續資治通鑒·宋寧宗慶元八年》:“自胡紘、劉德秀去位, 侂胄亦厭前事,故鏜等令言者以‘建極’之説投之。 侂胄用其言,學(xué)禁漸弛?!?/span>
⒉ 指帝王即位。
引唐崔融《為朝集使于思言等請封中岳表》:“陛下寶命絪緼,元期肸蠁,包混元而建極,宅造化而開(kāi)階,剖靈符於天,合至德於地?!?/span>
語(yǔ)本《書(shū)經(jīng).洪范》:「皇建其有極?!挂蛉司秊槊裰?,故當先自立其大中之道為極則,方能以之教民。后乃以帝王登位為「建極」。
如:「漢高祖建極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