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謂建立德行或功業(yè)。
引《史記·白起王翦列傳論》:“當是時(shí), 翦為宿將, 始皇師之,然不能輔秦建德,固其根本,偷合取容,以至圽身?!?br/>漢班固《兩都賦》序:“道有夷隆,學(xué)有麤密,因時(shí)而建德者,不以遠近易則?!?/span>
⒉ 指建立的功業(yè)。
引《史記·平準書(shū)》:“朕聞五帝之教不相復而治, 禹湯之法不同道而王,所由殊路,而建德一也?!?br/>唐楊炯《少室山少姨廟碑》:“天子建德,重規疊矩?!?/span>
⒊ 謂立有德者為諸侯。
引《左傳·隱公八年》:“天子建德,因生以賜姓,胙之土而命之氏?!?br/>杜預注:“立有德以為諸侯?!?/span>
⒋ 剛健之德。建,通“健”。
引《老子》:“大白若辱,廣德若不足。建德若偷,質(zhì)真若渝?!?br/>清俞樾《諸子平議·老子》“建德若偷”:“建,當讀為健。 《釋名·釋言語(yǔ)》曰:‘健,建也,能有所建為也?!墙?、健音同而義亦得通。健德若偷,言剛健之德,反若偷惰也,正與上句‘廣德若不足’一律?!?/span>
⒌ 見(jiàn)“建德國”。
建立德行或功業(yè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