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法制教化。
引《荀子·儒效》:“其言行已有大法矣,然而明不能齊法教之所不及、聞見(jiàn)之所未至,則知不能類(lèi)也?!?br/>《史記·李斯列傳》:“今陛下并有天下,別白黑而定一尊;而私學(xué)乃相與非法教之制?!?br/>《三國志·魏志·王朗傳》:“顯至尊,務(wù)戒慎,垂法教也?!?/span>
⒉ 佛法之教化。
引《正法華經(jīng)·光瑞品》:“在於會(huì )中,為雨法教?!?br/>北魏楊衒之《<洛陽(yáng)伽藍記>序》:“逮皇魏受圖,光宅嵩洛,篤信彌繁,法教逾盛?!?br/>唐張說(shuō)《陳州龍興寺碑》:“道心包舉,等太虛而無(wú)際;法教流通,彌曠刼而常在?!?/span>
禮法教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