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降堦”。 降低級別,降低官位。
引《左傳·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且夫既登而求降階者,知人也?!?br/>楊伯峻注:“既登高位,自感難保,而求下降者,乃明智之人也?!?/span>
⒉ 古代賓主相見(jiàn),以西為尊。主人迎客在東階,客人登從西階??腿绫硎局t遜,則登主人之階,稱(chēng)為“降階”,也稱(chēng)降等。
引《孔叢子·記義》:“孔子適齊,齊景公讓登,夫子降一等, 景公三辭然后登。既坐,曰:夫子降德,辱臨寡人,寡人以為榮也。而降階以遠,自絶於寡人,未知所以為罪?!?/span>
⒊ 走下臺階,以示恭敬。
引《陳書(shū)·吳明徹傳》:“及高祖鎮京口,深相要結, 明徹乃詣高祖,高祖為之降階,執手即席,與論當世之務(wù)?!?br/>《周書(shū)·趙僭王招傳》:“滕王逌后至, 隋文帝降階迎之?!?br/>清鈕琇《觚賸續編·總戎佳論》:“以中軍守備為其屬,謁張,張必降堦握手,備致謙抑?!?/span>
走下臺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