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精絜”。
⒉ 精粹純潔。
引《國語(yǔ)·周語(yǔ)上》:“國之將興,其君齊明、衷正、精潔、惠和,其德足以昭其馨香,其惠足以同其民人?!?br/>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歸心》:“開(kāi)闢以來(lái),不善人多而善人少,何由悉責其精絜乎?”
王利器集解引盧文弨曰:“絜,古潔字,俗本即作潔?!?/span>
⒊ 精致潔凈。
引宋沉括《夢(mèng)溪筆談·人事一》:“飲食有不精潔者,但不食而已?!?br/>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一回:“那肴饌都是自己家里整治的,極其精潔?!?br/>清吳敏樹(shù)《募建君山北渚亭湘靈廟引》:“且此山茶名天下……亦宜有精潔焙治之所,又可附而為也?!?/span>
精致清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