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對國都的通稱(chēng)。
引《文選·班固<幽通賦>》:“皇十紀而鴻漸兮,有羽儀於上京?!?br/>李善注:“有羽翼於京師也?!?br/>三國魏曹植《與楊德祖書(shū)》:“德璉發(fā)跡於此魏,足下高視於上京?!?br/>宋劉攽《送韓玉汝司封奉使兩浙》詩(shī)之三:“組練白玉粒,一月來(lái)上京?!?br/>梁?jiǎn)⒊稄蛣⒐庞奚介L(cháng)書(shū)》:“秦中自古帝都,萬(wàn)一上京有變,則六飛行在,猶將賴(lài)之?!?/span>
⒉ 古都名。 渤海以王都忽汗城為上京龍泉府。故址在今黑龍江寧安縣西南東京城。
⒊ 古都名。 契丹會(huì )同元年(公元938年)改皇都為上京臨潢府。故址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。
⒋ 古都名。 金天眷元年(公元1138年)以京師會(huì )寧府為上京,故址在今黑龍江阿城南白城。
京師、首都。
如:「上京趕考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