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滌除一切雜念。
引《太平廣記》卷十九引唐盧□ 《逸史·李林甫》:“相公安神靜慮,萬(wàn)想俱遣?!?br/>《云笈七籤》卷三二:“但當和心、少念、靜慮,先去亂神、犯性之事?!?br/>范文瀾蔡美彪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二編第六章第三節:“禪的意義是澄心靜慮,坐禪入定,絕滅一切妄念,專(zhuān)心求解脫?!?/span>
⒉ 靜心思考。
引南朝宋謝靈運《山居賦》:“幸多暇日,自求諸己,研精靜慮,貞觀(guān)厥美?!?br/>《宋史·蘇軾傳》:“平居靜慮,亦嘗有憂(yōu)於此乎!”
⒊ 佛教語(yǔ)。猶禪定。謂坐禪時(shí)住心于一境,冥想妙理。
引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卷二八:“依何義故立靜慮名,由此寂靜能審慮故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