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泛指土石呈赤色的崖岸。
引《楚辭·東方朔<七諫·哀命>》:“哀高丘之赤岸兮,遂沒(méi)身而不反?!?br/>王逸注:“楚有高丘之山,其岸峻嶮,赤而有光明?!?/span>
⒉ 傳說(shuō)中的地名。
引《文選·枚乘<七發(fā)>》:“凌赤岸,篲扶桑,橫奔以雷行?!?br/>李善注:“此文勢似在遠方,非廣陵也?!?br/>漢趙曄《吳越春秋·越王無(wú)馀外傳》:“於是周行寓內,東造絶跡,西延積石,南踰赤岸,北過(guò)寒谷?!?br/>唐杜甫《戲題王宰畫(huà)山水圖歌》:“赤岸水與銀河通,中有云氣隨飛龍?!?/span>
⒊ 山名。在江蘇六合東南。
引《南齊書(shū)·高帝紀上》:“治新亭城壘未畢,賊前軍已至……自新林至赤岸,大破之?!?br/>宋王象之《輿地紀勝·淮南東路·真州》:“赤岸,其山巖與江岸數里土色皆赤?!?/span>
⒋ 山名。在四川新都南。
引《文選·郭璞<江賦>》:“﹝長(cháng)江﹞源二分於崌崍,流九派乎潯陽(yáng) ;鼓洪濤於赤岸,淪餘波乎柴桑?!?br/>于光華注引《大清一統志》:“赤岸山,在成都府新都縣南一十七里, 中江支流經(jīng)此?!?br/>明謝肇淛《五雜俎·地部二》:“后余道江右, 貴溪,弋陽(yáng)之山無(wú)不丹者,遠望之如霞焉。因思楚有赤壁,越有赤城,蜀有赤岸,北塞外有燕支山,想當爾耳?!?/span>
⒌ 古水澤名。在陜西大荔西南,今湮。
引北周庾信《同州還》詩(shī):“赤岸繞新村, 青城臨綺門(mén)?!?br/>倪璠注:“《周書(shū)·宣帝紀》云:‘幸同州,自應門(mén)至於赤岸澤,十里間幡旗相蔽?!峭萦谐喟稘梢?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