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爽儁”。
⒉ 豪爽秀俊。
引《三國志·魏志·高貴鄉公髦傳》“高貴鄉公諱髦” 裴松之注引《魏氏春秋》:“公神明爽儁,德音宣朗?!?br/>《世說(shuō)新語(yǔ)·品藻》“裴瓚方王敦” 劉孝標注引《晉諸公贊》:“瓚字國寶,楷之子,才氣爽儁?!?br/>《北史·牛弘傳》:“吏部侍郎高孝基,鑒賞機晤,清慎絶倫,然爽俊有餘,跡似輕薄?!?/span>
⒊ 明快秀逸。
引唐張彥遠《歷代名畫(huà)記·宋二十八人》:“倩(袁倩 )子質(zhì),姚最云:風(fēng)力爽俊,不墜家聲?!?br/>明王世貞《藝苑卮言》卷三:“孔(孔融 )語(yǔ)便是唐律, 桓(桓玄 )句亦是唐選,而桓尤爽俊?!?/span>
豪爽俊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