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在石上雕刻。
引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始皇東行郡縣,上鄒嶧山。立石,與魯諸儒生議,刻石頌秦德?!?br/>唐白居易《蜀路石婦》詩(shī):“后人高其節,刻石像婦形?!?br/>清龔自珍《說(shuō)刻石》:“古者刻石之事有九?!?br/>李季《菊花石》二:“林家灣前柳成蔭,柳下住著(zhù)刻石人?!?/span>
⒉ 即石刻。指刻有文字、圖畫(huà)的碑碣或石壁等。亦指石雕像或刻于石上的文字、圖畫(huà)等。
引《南史·范云傳》:“云以山上有秦始皇刻石,此文三句一韻,人多作兩句讀之,并不得韻?!?br/>宋何薳《春渚紀聞·坡谷前身》:“世傳山谷道人前身為女子,所説不一。近見(jiàn)陳安國省干云:山谷自有刻石,記此事於涪陵江石間?!?br/>葉圣陶《記金華的兩個(gè)巖洞》:“達夫游記說(shuō)內洞石壁上‘ 唐宋人的題名石刻很多,我所見(jiàn)到的,以慶歷四年的刻石為最古’?!?/span>
將文字或圖案刻在碑碣、崖壁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