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刻骨kègǔ
[ingrained;deep-rooted;deep-seated] 形容永難忘記
刻骨仇恨
⒈ 形容深切難忘。
引《后漢書(shū)·皇后紀上·明德馬皇后》:“衛尉年尊,兩校尉有大病,如令不諱,使臣長(cháng)抱刻骨之恨?!?br/>清支機生《珠江名花小傳·亞柳》:“花底私盟曾刻骨,日間戲語(yǔ)已銷(xiāo)魂?!?/span>
⒉ 謂恩怨極深。
引徐遲《牡丹》七:“那壓抑在她內心多少年的痛苦,第一次被喚醒。十七年的刻骨仇恨,第一次意識到了?!?/span>
⒊ 比喻搜腸刮肚地尋思。
引唐劉得仁《陳情上知己》詩(shī):“刻骨搜新句,無(wú)人憫白衣?!?/span>
⒋ 形容刑法嚴酷。
引宋蘇軾《志林》之七:“秦之所以富強者, 孝公務(wù)本立穡之效,非鞅流血刻骨之功也?!?/span>
比喻深切難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