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佛教語(yǔ)。假象;幻象。
引《思益經(jīng)·菩薩無(wú)二品》:“若有所盡,不名漏盡,知諸漏空相,隨如是知,名為漏盡?!?br/>金王若虛《文辨一》:“既乃破之以空相之説,而以為不必存?!?br/>蘇曼殊《本事詩(shī)》之十:“九年面壁成空相,持錫歸來(lái)悔晤卿?!?/span>
⒉ 指真空的本體。
引《心經(jīng)》:“舍利子,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浄,不增不減?!?/span>
⒊ 復姓。 商后有空相氏。見(jiàn)《通志·氏族五》。
佛教用語(yǔ)。沒(méi)有真實(shí)性的存在狀態(tài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