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謂貪污受賄,行為不檢,名聲敗壞。
引《三國志·魏志·武帝紀》:“長(cháng)吏多阿附貴戚,贓汚狼藉?!?br/>唐白居易《貶于尹躬洋州刺史制》:“中書(shū)舍人于尹躬,其弟皋謨,贓汚狼藉?!?/span>
⒉ 贓汙狼藉:同“贓汚狼藉”。
引《陳書(shū)·蔡景歷傳》:“﹝蔡景歷﹞以在省之日,贓污狼藉,帝令有司按問(wèn)?!?br/>《陳書(shū)·宗元饒傳》:“時(shí)合州刺史陳裦贓污狼藉,遣使就渚斂魚(yú),又於六郡乞米,百姓甚苦之?!?/span>
因貪污受賄而名聲敗壞,至不可收拾的地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