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隨著(zhù)波浪飄蕩。
引《三國演義》第七四回:“四面八方,大水驟至;七軍亂竄,隨波逐浪者,不計其數?!?br/>郭沫若《高漸離》第三幕:“我在渤海里打魚(yú),遇著(zhù)海風(fēng)把我吹出了大海,我便隨波逐浪,晝夜漂流?!?/span>
⒉ 顛沛貌。
引唐白居易《浪淘沙》詞之六:“隨波逐浪到天涯,遷客生還有幾家?”
⒊ 猶言隨波逐流,隨大流。
引明唐順之《答呂沃州書(shū)》:“蓋世人病痛,多緣隨波逐浪,迷失真源?!?br/>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五三回:“這樣沒(méi)主意,隨波逐浪的人,不打他更打那個(gè)?”
⒋ 謂同行同止。
引元孟漢卿《魔合羅》第三折:“詳察這生分女作歹為非,更和這忤逆男隨波逐浪?!?/span>
比喻沒(méi)有確定的方向和目標,只依從環(huán)境、潮流而行動(dòng)?!冻蹩膛陌阁@奇.卷二五》:「至于那鴇兒們,一發(fā)隨波逐浪,那曉得葉落歸根?」亦指靈活應事,不落于固定形式。宋.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(huà)前集.卷九.杜少陵四》:「其一為波逐浪句,謂隨物應機,不主故常?!挂沧鳌鸽S波逐流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