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邐迤lǐyǐ
[(of mountains,sand dunes,etc.) sprawling out in all directions] 屈曲相連的樣子
m.⒈ 亦作“邐迆”。 曲折連綿貌。 《后漢書(shū)·輿服志下》:“術(shù)氏冠,前圓, 吳制,差池邐迆四重。
引趙武靈王好服之?!?br/>《文選·吳質(zhì)<答東阿王書(shū)>》:“夫登東岳者,然后知眾山之邐迆也?!?br/>劉良注:“邐迆,小而相連貌?!?br/>一本作“邐迤”。 唐韋應物《澧上西齋寄諸友》詩(shī):“清川下邐迤,茅棟上岧嶤?!?br/>唐元稹《黃明府詩(shī)》:“邐迤七盤(pán)路,坡陀數丈城?!?br/>清厲鶚《八月十五日同丁敬身游龍華寺》詩(shī):“邐迆峯覆釜,參錯樹(shù)排薺?!?br/>韓北屏《伊犁河畔》:“賽里木湖的南岸,一大片寬廣的草原,從湖邊邐迤直到天山腳下?!?/span>
⒉ 曲折行進(jìn)貌。
引《舊唐書(shū)·李訓傳》:“訓時(shí)愈急,邐迆入宣政門(mén),帝瞋目叱訓?!?br/>唐羅袞《至襄州寄江陵啟》:“以今月十九日發(fā)襄州,邐迤北去,攀涕結戀,不任下情?!?br/>《花月痕》第二回:“沙彌答應了,便隨癡珠邐迤上陶然亭來(lái)?!?br/>林紓《游頤和園記》:“出仁壽殿下,邐迤趨玉讕堂?!?/span>
曲折連綿的樣子?!段倪x.吳質(zhì).答東阿王書(shū)》:「夫登東岳者,然后知眾山之邐迤也?!挂沧鳌高娹~」、「迆邐」、「迤邐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