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涼陰”。亦作“涼闇”。陰涼之氣。
引《文選·王僧達<祭顏光祿文>》:“涼陰掩軒,娥月寢耀?!?br/>呂延濟注:“言涼陰之氣掩蔽門(mén)軒也?!?/span>
⒉ 亦作“涼陰”。亦作“涼闇”。古代國君居喪之稱(chēng)。一說(shuō)為居喪之所,即喪廬。
引《漢書(shū)·五行志中之下》:“劉向以為殷道既衰, 高宗承敝而起,盡涼陰之哀?!?br/>顏師古注:“涼,信也;陰,默也。言居喪信默,三年不言也。涼讀曰諒,一説,涼陰謂居喪之廬也。謂三年處於廬中不言?!?br/>《公羊傳·文公九年》“則三年不忍當也” 漢何休注:“子張曰:《書(shū)》云, 高宗涼闇三年不言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