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體量tǐliàng
(1)[dimensions]∶建筑物的規模;物品所占空間
(2)[inspect]∶體察情況,予以權衡
【】⒈ 稟性。
引《三國志·吳志·吳主傳》“權羣臣勸即尊號, 權不許” 裴松之注引三國吳韋昭《吳書(shū)》:“吳王體量聰明,善於任使,賦政施役,每事必咨?!?br/>《世說(shuō)新語(yǔ)·言語(yǔ)》“滿(mǎn)奮畏風(fēng)” 劉孝標注引晉傅暢《晉諸公贊》:“奮(滿(mǎn)奮 )體量清雅,有曾祖寵之風(fēng)?!?/span>
⒉ 氣量;器度。
引《舊唐書(shū)·高瑀傳》:“瑀性寬和,有體量,為官雖無(wú)赫赫之譽(yù),所至皆理,尤得士心,論者美之?!?br/>清陳確《講義二·盡心章》:“而時(shí)士不察,遂謂學(xué)不知性,則無(wú)以明吾心之體量?!?/span>
⒊ 指建筑物的規模。
例如:整個(gè)建筑雖然體量不大,但裝修華麗,十分壯觀(guān)。
⒋ 猶體諒。一本作“體諒”。
引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六六回:“狄希陳在外一邊掙,一邊説道:‘二位哥體量我,到家就來(lái)。要扯了謊,就是個(gè)禽獸畜生!’”
⒌ 體察衡量;實(shí)地考察。
引《宋史·仁宗紀四》:“﹝嘉祐六年﹞七月乙酉, 泗州淮水溢。丙戌,詔淮南、江、浙水災,差官體量蠲稅?!?br/>《續資治通鑒·宋仁宗慶歷五年》:“辛卯,詔提點(diǎn)京東路刑獄司體量石介存亡以聞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