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歸還玉璧。 戰國時(shí), 秦昭王以強凌弱,聲稱(chēng)以十五城換趙國新得到的和氏璧。 藺相如奉璧入秦,秦王得璧之后,無(wú)意踐諾。 藺相如智賺秦昭王,使和氏璧歸還趙國。事見(jiàn)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。
引北周庾信《周大將軍崔說(shuō)神道碑》:“楚后讓盟, 秦君還璧?!?/span>
⒉ 敬辭。稱(chēng)歸還原物或辭謝饋贈之物。
引《醒世恒言·陳多壽生死夫妻》:“王三老道:‘既然庚帖返去,原聘也必然還璧?!?br/>明李贄《答李惟清書(shū)》:“若留阿堵於囊中,或有旅次之虞,懷資之恐,重為兄憂(yōu),未可知矣。幸察余之真誠,使得還璧?!?br/>清李漁《聞過(guò)樓》第三回:“小人只説自家命好,撞著(zhù)了太歲,所以留在身邊,不曾送來(lái)還璧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