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指柔和恬淡清心寡欲的修養。
引《文選·郭璞<江賦>》:“保不虧而永固,稟元氣於靈和?!?br/>李善注:“《春秋元命包》曰:‘水者,五行始焉,元氣之湊液也?!?br/>劉良注:“水柔弱,淡然無(wú)欲,利育於物,故保道不虧而長(cháng)堅固,此乃靈和之氣所以為也。靈和,和之氣也?!?/span>
⒉ 指祥和的政治氣氛。
引三國魏鍾會(huì )《孔雀賦》:“有炎方之偉鳥(niǎo),感靈和而來(lái)儀?!?/span>
⒊ 引申為和諧協(xié)調。
引《宋書(shū)·樂(lè )志一》:“哥倡既設,休戚已徵,清濁是均,山琴自應。斯乃天地之靈和,升降之明節?!?br/>明宋濂《思媺人辭》:“群神衎衎以方響兮,奏靈和之鳳笙?!?/span>
⒋ 古代善琴者。
引《文獻通考·樂(lè )十》:“自古善琴者八十餘家,一十八樣,究之雅度,不過(guò)伏犧、大舜 、夫子、 靈開(kāi)、靈和五等而已。餘皆求意新?tīng)钇?,終乖古制,君子不貴也?!?/span>
⒌ 殿名。參見(jiàn)“靈和殿”。
引宋徐鉉《柳枝·座中應制》詞之一:“君恩還似東風(fēng)意,先入靈和蜀柳枝?!?br/>宋陳亮《七娘子·三衢道中作》詞:“風(fēng)流家世傳張緒,似靈和新種垂楊縷?!?/span>
⒍ 指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