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指《河圖》。 漢代讖緯家以為王者受命之瑞。
引晉成公綏《大河賦》:“靈圖授籙於羲皇?!?br/>借指君權。 《文選·王融<三月三日曲水詩(shī)序>》:“秉靈圖而非泰,涉孟門(mén)其何險?!?br/>呂向注:“靈圖,天子位也?!?/span>
⒉ 指傳說(shuō)中黃帝時(shí)的明堂圖。 《史記·孝武本紀》:“上欲治明堂奉高旁,未曉其制度。
引濟南人公玊帶上黃帝時(shí)明堂圖……於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,如帶圖?!?br/>《隋書(shū)·宇文愷傳》:“採崧山之祕簡(jiǎn),披汶水之靈圖,訪(fǎng)通議於殘亡,購《冬官》於散逸?!?/span>
⒊ 指寶塔。寶塔又名浮圖,故稱(chēng)。
引北魏酈道元《水經(jīng)注·穀水》:“雖二京之盛,五都之富,利剎靈圖,未有若斯之構?!?br/>《云笈七籤》卷九:“傍金翅於高木,回石景以映顏,修御靈圖,遂感神真?!?/span>
⒋ 道教的十二部經(jīng)之一。
引《云笈七籤》卷六:“第四靈圖……靈圖者,如舍景五帝之像,圖局三一之形,其例是也。靈,妙也,圖,度也。謂度寫(xiě)妙形,傳流下世?!?/span>
⒌ 指仙靈的畫(huà)像。
引《云笈七籤》卷七九:“是故齋祭靈圖為謝災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