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指《呂氏春秋》中的《開(kāi)春論》、《慎行論》、《貴直論》、《不茍論》、《似順論》、《士容論》。
引《史記·呂不韋列傳》:“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(zhù)所聞,集論以為八覽、六論、十二紀,二十餘萬(wàn)言。以為備天地萬(wàn)物古今之事,號曰《呂氏春秋》?!?br/>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論說(shuō)》:“是以莊周《齊物》,以論為名; 不韋《春秋》,六論昭列?!?/span>
⒉ 指宋科舉考試中的六道論題。
引宋蔡絛《鐵圍山叢談》卷二:“大科始進(jìn)文字。有合,則召試秘書(shū)省。出六論題於九經(jīng)、諸子百家、十七史及其傳釋中為目。而六論者,以五通為過(guò)焉?!?br/>《宋史·選舉志二》:“﹝孝宗乾道﹞七年,詔舉制科以六論,增至五通為合格?!?br/>《宋史·曾鞏傳》:“﹝曾鞏﹞年十二,試作六論,援筆而成,辭甚偉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