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供祭祀用的三脊茅草。詳“三脊茅”。
引《晉書(shū)·禮志上》:“武皇帝亦初平寇亂,意先儀范。其吉禮也,則三茅不翦,日觀(guān)?,u?!?/span>
⒉ 指傳說(shuō)中修仙得道的茅君三兄弟。詳“三茅君”。
引唐許渾《亡題》詩(shī):“商嶺採芝尋四老, 紫陽(yáng)收朮訪(fǎng)三茅?!?br/>宋柳永《巫山一段云》詞:“相將何處寄良宵?還去訪(fǎng)三茅?!?/span>
⒊ 山名。亦稱(chēng)茅山、句曲山。在江蘇省句容縣東南。相傳茅君三兄弟得道于此,故名。
引唐劉禹錫《重送逝西李相公頃新加旌旄》詩(shī):“城下清波含百谷,窗中遠岫列三茅?!?/span>
長(cháng)有三棱的菁茅,為古代的瑞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