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辨析論述。
引《禮記·仲尼燕居》:“辨説得其黨?!?br/>孔穎達疏:“謂分辨論説《詩(shī)》、《書(shū)》、《禮》、《樂(lè )》之等,各得其黨類(lèi),不乖事之義理?!?br/>明王守仁《傳習錄》卷中:“執事所以教,反復數百言,皆以未悉鄙人‘格物’之説,若鄙説一明,則此數百言,皆可以不待辨説而釋然無(wú)滯?!?br/>清李漁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上·詞采》:“陽(yáng)明登壇講學(xué),反覆辨説‘良知’二字?!?/span>
⒉ 論辯。辨,通“辯”。
引《商君書(shū)·農戰》:“今境內之民及處官爵者,見(jiàn)朝廷之可以巧言辨説取官爵也,故官爵不可得而常也?!?br/>宋曾鞏《亡兄墓志銘》:“有智策,能辨説,其貫穿反復,人莫有能屈之者?!?/span>
⒊ 辯解,分辯。辨,通“辯”。
引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一:“少卿一時(shí)心慌,不及問(wèn)他從何而來(lái),且自辨説道:‘我非忘卿,只因歸到家中,叔父先已別聘,強我成婚,我力辭不得。所以蹉跎至今,不能來(lái)你那里?!?/span>
⒋ 中國古代邏輯名詞。指推理和論證。
引《荀子·正名》:“辨説也者,不異實(shí)名以喻動(dòng)靜之道也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