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駁正辨明。
引清袁枚《隨園隨筆·新舊唐書(shū)得失》:“宋吳縝作《新唐書(shū)糾謬》,分二十目,層層駁辨是矣,然瑕瑜不可盡掩?!?br/>清袁枚《隨園隨筆·裴松之<三國志補>》:“裴松之補《三國志》,如駁辨官渡之兵數,核正黎陽(yáng)之婚期……俱極允當?!?/span>
⒉ 指爭辯。
引清袁枚《隨園隨筆·作婦人傳稱(chēng)夫家姓而稱(chēng)母家姓亦可》:“彼此駁辨不已?!?/span>
別人正在搜
騰訊云 新老同享118元/年 2核2G4M300G月流量
阿里云 新老同享99元/年 2核2G3M帶寬不限流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