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沉木”。
⒉ 后以“沉木”借指夷族。
引《后漢書(shū)·西南夷傳·哀牢》:“哀牢夷者,其先有婦人名沙壹,居於牢山。嘗捕魚(yú)水中,觸沉木若有感,因懷妊,十月,產(chǎn)子男十人。后沉木化為龍,出水上?!?br/>唐駱賓王《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賊諾波弄楊虔柳露布》:“逆賊蒙儉、和舍等,浮竹遺胤,沉木餘苗。邑殊禮義之鄉,人習貪殘之性?!?/span>
⒊ 即沉香。參見(jiàn)“沉香”。
引《梁書(shū)·諸夷傳·林邑》:“沉木者,土人斫斷之,積以歲年,朽爛而心節獨在,置水中則沉,故名曰沉香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