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判官pànguān
[official] 唐宋時(shí)輔助地方長(cháng)官處理公事的人員,借指閻王手下掌管生死簿的官
坐謫興國州判官?!?span id="tsaj1m93tjen" class="diczx2">清·張廷玉《明史·海瑞傳》
⒈ 古代官名。 唐代節度使、觀(guān)察使、防御使均置判官,為地方長(cháng)官的僚屬,輔理政事。 宋沿唐制,并于團練、宣撫、制置、轉運、常平諸使亦設置判官。 元代改為各州府設置判官。 明清僅州置判官,無(wú)定員。見(jiàn)《文獻通考·職官十六》。
引唐韓愈《董公行狀》:“崔圓為揚州,詔以公為圓節度判官?!?br/>宋徐鉉《稽神錄·劉存》:“劉存為舒州刺史,辟儒生霍某為團練判官,甚可信任?!?br/>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談·談異五·兩裴迪》:“一為王鐸辟租庸招納使。 朱溫鎮宣武,辟節度判官?!?/span>
⒉ 傳說(shuō)冥司中閻王屬下掌管生死簿的官。
引宋孟元老《東京夢(mèng)華錄·除夕》:“教坊南河炭丑惡魁肥,裝判官?!?br/>《水滸傳》第四二回:“門(mén)前小鬼,折臂膊不顯猙獰;殿上判官,無(wú)幞頭不成禮數?!?br/>《古今小說(shuō)·鬧陰司司馬貌斷獄》:“﹝閻君﹞貴居王位,有左右判官,又有千萬(wàn)鬼卒、牛頭、馬面,幫扶者甚眾?!?br/>碧野《沒(méi)有花的春天》第十一章:“這上面寫(xiě)的是蛇溜字,好像是閻羅殿上判官的手筆!”
職官名。唐代設置,為輔佐節度使、觀(guān)察使的官吏。宋沿此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