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謂拋棄邪行,歸向正道。
引三國蜀諸葛亮《為后帝伐魏詔》:“有能棄邪從正、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,國有常典,封寵大小,各有品限?!?br/>亦作“棄邪歸正”。 清鈕琇《觚賸·舒氏義烈》:“今公已棄邪歸正,承襲王封?!?br/>清陳天華《猛回頭》:“棄邪歸正,共結同盟,驅除外族,復我漢京?!?br/>魯迅《南腔北調集·答楊邨人先生公開(kāi)信的公開(kāi)信》:“一種是革命的驍將,殺土豪,倒劣紳,激烈得很,一有蹉跌,便稱(chēng)為‘棄邪歸正’,罵‘土匪’,殺同人,也激烈得很?!?/span>
舍棄惡行,回歸正道?!度龂荆砣駮?shū).后主禪傳》裴松之注引《諸葛亮集》:「有能棄邪從正,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,國有常典,封寵大小,各有品限?!挂沧鳌笚壭皻w正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