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前奏qiánzòu
(1)[prelude]
(2) 在一個(gè)主要或更重要的事情之前介紹性的表演、行動(dòng)、事件或其他事情。比喻事情的先聲
(3) 同“前奏曲”
⒈ 以前所上的奏章。
引《后漢書(shū)·馬援傳》:“初, 援在隴西上書(shū),言宜如舊鑄五銖錢(qián)。事下三府,三府奏以為未許可,事遂寢。及援還,從公府求得前奏,難十餘條,乃隨牒解釋?zhuān)弑硌??!?br/>清昭槤《嘯亭雜錄·金川之戰》:“張公泥於前奏,不敢據實(shí)入告,仍以期於冬盡殄滅丑類(lèi)為言?!?/span>
⒉ 即前奏曲。
引洪深《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·引言三》:“有些導演者竟不免為這種事實(shí)所誤,往往徑從序文、前奏、尾聲(如果有的話(huà))以及對話(huà)中去尋找劇作者的主張?!?br/>莫伸《人民的歌手》:“樂(lè )隊奏起前奏,那股清新、剛勁、充滿(mǎn)著(zhù)勝利喜悅的旋律回蕩在大廳上空?!?/span>
⒊ 比喻事物出現的先聲。
引秦牧《中國紅場(chǎng)的旗幟》:“五四運動(dòng)又成為偉大的中國共產(chǎn)黨誕生的前奏?!?br/>郭小川《秋日談心》詩(shī):“對戰士來(lái)說(shuō),連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?!?/span>
往日所上的奏章。
如:「這一部分只是故事的前奏,好戲還在后頭呢!」